一、房屋承重安全检测主要内容:
1)房屋建造信息资料。包括: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以及能反映房屋建造情况的其他有关资料信息;
2)房屋的历史沿革。包括:使用情况、检查检测、维修、加固、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灾害损坏和修复等情况;
3)检查核对房屋实体与图纸(文字)资料记载的一致性;
4)检查房屋的结构布置和构造连接及结构体系;
5)检查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6)房屋现状。包括:建筑的实际状况、使用情况、内外环境,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7)房屋今后使用要求。包括:房屋的目标使用期限、使用条件、内外环境作用等;
8)抽样或全数检查测量承重结构或构件的裂缝、位移、变形或腐蚀、老化等其他损伤,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及损伤性质;
9)根据结构承载能力验算的需要,抽样检查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10)必要时可检测结构上的荷载或作用;
11)必要时应补充勘察工程地质情况;
12)必要时可通过荷载试验检验结构或构件的实际承载性能;
13)当有较大动荷载时应测试结构或构件的动力反映和动力性能。
二、房屋承重安全检测报告实例:
我院成功承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公司的楼面结构安全检测鉴定项目,我院*随即就去查看了现场,根据现场勘查、调查了解到,该建筑物初始设计建造年代为,主体结构形式为4层(局部为3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设置伸缩缝,平面形式为矩形,竖向不规则。经现场检查并与原设计图纸对照发现,建筑物结构布置与原设计一致,但有局部楼板开孔。目前拟进行局部工艺改造,在三层楼面增加设备,为确定该建筑物三层楼面的结构安全性,特委托我院进行检测鉴定。
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上海市标准《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DG/TJ08-804-2005对委托方的楼面结构进行安全检测鉴定,本次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建筑物使用情况,收集建筑物建造和改建信息。
2.现场复核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布置、构件配置。
3.进行鉴定评估所需的必要的测量、测试,包括高差倾斜测量、建筑物裂损检查、材料强度测试、构件尺寸及配筋等;
4.进行建筑物三层楼面承载力分析计算,评估楼面结构在增加荷载后的结构安全性;
5.出具三层楼面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在钢结构楼面设计中,动力设备支撑钢梁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动力计算的繁杂特性,使得在具体的工程设计时需要进行若干简化才能达到进行钢梁的动力计算。目前,国标《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GB 50190)只是适用于动力荷载小于0.6KN的中小型机床、制冷压缩机、电机、风机和水泵等设备作用下的楼面动力计算和振动设计,对于楼盖控制点合成振动速度不得大于1.5mm/s。对于较大的动力设备则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设计经验进行确定。
三、荷载实验法:
(1)检测鉴定内容
对委托方、业主等相关单位*的楼板,进行结构性能荷载试验,出具检测报告,了解楼板在荷载作用下裂缝发展情况及挠度发展情况。
(2)主要检测依据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44-2004)等、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及设计院提供的楼板荷载值。
(3)现场检测项目
⒈检查楼板是否开裂,并对裂缝进行观测;
⒉暂定在所测楼板底部中心处,布置两个挠度测点,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板底四周边缘布置挠度测点,采用百分表进行量测,我司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挠度测点位置及数量;
⒊试验荷载:
试验加载验算值及大加载值按以下公式考虑,也可由设计院提供试验荷载大加载值。 式3.1加载验算值=恒载标准值(装修层+楼板自重)+活载标准值-已有恒载(楼板自重标准值) 式3.2大加载值=1.2×恒载标准值(装修层+楼板自重)+1.4×活载标准值-已有恒载(楼板自重标准值)
装修荷载标准值、活载标准值及该楼板在大试验荷载下允许开裂的大裂缝宽度及挠度值由设计院提供。
⒋加载程序:
①在达到加载验算值以前,每级加载值为加载验算值的20%,持荷10分钟,并进行挠度及裂缝观测;
②达到加载验算值时,持荷10分钟,并进行裂缝及挠度观测;
③**过加载验算值后,每级加载值为加载验算值的20%左右,持荷10分钟,并进行裂缝及挠度观测;
④达到大加载值时,持荷3小时,并进行裂缝及挠度观测。
⒌卸载程序:
①次卸载至加载验算值的100%时,持续10分钟,并进行挠度观测;
②*二次卸载至加载验算值的60%时,持续10分钟,并进挠度观测;
③后全部卸完,持续12小时,并进行挠度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