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安装施工吊装、焊接量较大,对安全稳定性的要求高,对安装误差要求较高,监理人员应了解这类特点,并特别注意以下几项监控重点。
钢结构检测与鉴定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构件、连接与节点缺陷、结构系统、损伤状况的检测以及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及抗震性能鉴定等方面,对有特殊要求的钢结构还应进行专项检测,如火灾后钢构件的检测与鉴定,钢构件疲劳度检测与鉴定,钢结构动力检测与鉴定等。
检测鉴定流程与现场检测内容
01检测鉴定流程
02现场检测基本工作内容
1)收集相关资料,如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和计算书、设计变更、沉降观测记录、施工记录、材料质保书、材料检验文件、竣工图及竣工验收文件等;
2)了解建筑物建造、使用、损坏及修缮历史,如建筑物的施工、改造、维修、用途变更、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改变以及是否受过灾害等;
3)现场基本情况调查及资料核对。当有施工图时,应进行现场校核;若无施工图,应根据结构实际状态绘制测绘图;
4)地基基础的调查、钢结构使用环境的调查、材料性能检测、节点连接状况检测、结构损伤检测、结构变形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结构动力检测以及结构或构件现场荷载试验等。
钢结构检测与鉴定评定标准
钢结构可靠性鉴定应划分为结构构件和结构系统两个层次。
01钢结构构件及节点的可靠性应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分别鉴定,并按下列规定评定等级。
1)钢结构构件节点的安全性等级
2)钢结构构件及节点的适用性等级
3)钢结构构件及节点的耐久性等级
02钢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应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分别鉴定,并按下列规定评定等级。
1)钢结构系统的安全等级
2)钢结构系统的适用性等级
3)钢结构系统的耐久性等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2014年6月1日实施)
1 钢结构的安装 廊时,首先应检查方案是否包括了以下主要内容:计算钢结构构件和连接件的数量;制定有针对性的测量方案;选择合适的吊半装机械;确定平面与立面流水程序;制定进度计划;确定劳动组织;确定质量目标;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审查吊装方案是否合理。如吊点、吊距、吊装设备及路线的选择等。合理的安装顺序原则应是保证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的整体与局部的稳定性,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进行验算,不足的部位采取加固措施,大限度减少结构安装中的变形值,保证钢结构的安装精度。还应结合现场的布置考虑方案的可行性。
在吊装前对构件全数进行检查验收,对运输变形进行处理。检查基础与支承面,检查轴线、标高、地脚螺栓位置,重点控制基础混凝土强度、回填土、预埋件位置;柱、梁安装时,主要检查柱底板下的垫铁是否垫实、垫平,柱是否垂直和位移,梁的垂直、平直、侧向弯曲,螺栓的拧紧程序以及摩擦面清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起吊。吊装过程委派监理人员旁站,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做好现场巡视和旁站,随时纠正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从而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装质量。
2 地脚螺栓的预埋
预埋地脚螺栓是钢结构安装现场的重点工作项目,主要控制好标高及中心线。地脚螺栓的安装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地脚螺栓直接预埋,另一种形式是采用预留孔然后埋设螺栓。直接预埋在施工单位浇灌混凝土前,应对已预埋的螺栓进行闭合测试,严格督促和检查焊接工艺的制定及评定;加强焊接过程中的巡视和检查;做好焊接完毕后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满焊等缺陷,一、二级焊缝按照进行无损检测,在规定的焊缝及部位要检查焊工的钢印,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定出修改工艺后再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过2次。
3 高强度螺栓紧固控制
高强度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杆中的预拉力紧连接件,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荷载的,因此保证预拉力及摩擦系数数值准确是确保连接合格的关键。首先应检查进场检查验收质保书、合格证以及随箱带有扭矩系数的检验报告;督促和检查高强度螺栓的进场复检工作;高强度螺栓连接接触面的处理情况,与高强螺栓连接的构件的摩擦表面应保持干燥,不得有氧化铁、毛刺、飞溅物、焊接残留物、污物、涂料等,因此必须将连接构件表面清理二次后方可进行组织安装。高强螺栓坚固分初拧和终拧两次进行,不得**拧、欠拧,初拧扭矩系数为终拧的0.5倍。高强度螺栓初拧、终拧工作应在24h内完成。应对高强螺栓连接采取旁站式监督,对初拧、终拧的顺序都要进行监督,以保证高强螺栓连接的可靠性。终拧完毕应逐个检查,对欠拧、**拧的应进行补拧或更换。
4 防腐及防火涂装控制
钢结构防锈涂料工程应在构件组装、预拼装、安装工程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防锈涂料工程对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结构安装后进行防火涂料的涂装。钢结构的防火要求较高,其耐火极限与耐火等级密切相关,在同一耐火等级下,梁、柱、板等不同构件的耐火极限各不相同。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造成所有的构件都是刷同样厚度防火涂料的现象,这样较易留下安全隐患,应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工作中应认真对照图纸,对主要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及防火涂层厚度进行认真检查。